•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警惕!国内就业愈发严峻,为什么还要把中低端产业链转移至国外? 新动态

2023-05-05 09:25:22 来源:彪悍猫先生

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冲击和其他一系列因素,国内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毕业生每年以近千万的数量暴增,找工作难度加大,而已经就业的工人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与此同时,许多中低产业企业却还在向东南亚、越南等国家转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都觉得很疑惑,而国内却有不少专家表示,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帮助中国产业的升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01 为什么国内中低端产业链,会向东南亚等国转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几年,国内中低端产业链向东南亚等国转移的现象逐渐加剧。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第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首先,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和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国内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而对于许多中低端产业来说,人工成本占比较高。

比如,外企在中国招工的工资成本,是东南亚等国的近2倍。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这些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下降。

东南亚等国的开放度高,投资环境好,工资水平相比中国较低,对于中低端产业的企业而言,这些国家提供的机遇和政策优惠是难以抵挡的。

第二,中美摩擦的影响

近年来中美摩擦的加剧大家都看在眼里,其中之一就是美国对华为的“全方位打压”。这些打压措施包括将华为列入“名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其供应关键技术及零部件等。

而随着我国对美国的“对等反制”不断升级,苹果公司作为美国一家知名企业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在面对这种情况下,苹果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并保持其全球业务的稳定性。

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产能逐步转移到印度、东南亚等地区。这些地区具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可靠的供应链,更容易获得当地支持,并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苹果产能的转移,带动了其一部分以富士康为首的御用代工厂的跟随,以前富士康的转移都是小打小闹,而就在最近郭台铭还表示,未来富士康会计划将转移3000亿美元产能到印度,这可能会导致在中国减少数万个岗位,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02 苹果和富士康等企业的迁移,对中国科技企业是灾难?

有外媒之前说,如果像苹果、富士康这样的企业迁移走,对我国科技企业会有一定影响,毕竟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它是一家以组装电子产品闻名的公司,其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等知名企业。

而且富士康在中国有多个生产基地,为数百万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苹果更是不用说了,苹果在国内一直为相关的果链企业提供各种支持,包括资金、技术、设备等,可以说我国手机产业的快速崛起也是有苹果的功劳的。

然而苹果、富士康的迁移,可能会把整个手机产业链也一起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到时候不仅会影响我国科技企业,在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我们失去以后对等反击的筹码,从而使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将更加无所顾忌!

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对于苹果这样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的供应链和制造业能力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表明,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果链”企业的占比从45%上涨至48%,这意味着中国对于苹果的供应链和生产能力越来越重要。印度、越南等国家还有很多自身的问题,也让它们完全无法脱离中国。

03 众多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的困境

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同时,东南亚和印度等国,由于教育水平和培训体系的欠缺,许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不够高,难以胜任高端制造工作。

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更复杂、精密的制造需求。这也使得一些外资企业在东南亚的生产线上只选择进行简单的组装工作,而不是进行更高端的制造工作。

特别是印度工厂制造水平真的差到无法形容,印度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水平相对较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之前生产iPhone外壳有近50%报废率,这就太夸张了。

而且印度工厂生产制造的耳机也有很严重的毛刺、溢胶、接缝错误等问题,引发过很多人投诉,被迫被召回,这不仅影响了品牌形象,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浪费资源。

最后就是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的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尤其是交通和物流。这可能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交货时间延长等问题。

04 转移东南亚也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苹果和富士康等企业想完全脱离中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将部分中低端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也未尝不是一个积极的选择,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

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功能和品牌等的要求也在变得更加高端化,这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提升技术和研发能力,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升级。

将低端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可以让中国企业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高端产业链的发展上,提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这也符合之前人民日报所说的,我国科技企业应该多元化布局,拓宽创新领域,促进技术交叉和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另外,将部分中低端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投资合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中国在亚洲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虽然让中低端产业链迁移到国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但对众多失业者和应届生来说并不太友好。

因为如果任由大量的中低端产业链迁移出去,那国内的就业形势只会越来越难,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产业链迁移这事,还需要在国家、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下,共同推进,并且应该在合理衡量风险、成本和收益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不知大家对此事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

更多内容请关注工众号:彪悍猫先生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警惕!国内就业愈发严峻,为什么还要把中低端产业链转移至国外? 新动态

    资讯2023-05-05
  • 清蒸扁鱼的方法(清蒸扁鱼怎么做简介介绍) 每日观察

    资讯2023-05-05
  • 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摸清不动产“家底”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_观焦点

    资讯2023-05-05
  • 三峡能源05月04日获沪股通增持854.5万股

    资讯2023-05-05
  • 灵芝泡水喝的七大禁忌 灵芝泡水喝的禁忌

    资讯2023-05-05
  • 永康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Ⅲ级/较重】【2023-05-05】

    资讯2023-05-05
  • 长沙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好看,主要是优质产业太少,多学学隔壁武汉

    资讯2023-05-05
  • 购方普通发票丢失如何处理_普通发票丢失如何处理|世界快播报

    资讯2023-05-05
  • 电脑内存不足3gb_电脑内存不足3g请升级内存

    资讯2023-05-05
  • 形容冬天的四字成语不下雪_形容冬天的四字成语

    资讯2023-05-05
  • 大学食堂盐焗鸡的做法?

    资讯2023-05-04
  • 天天滚动:正楷字帖/钱沛云毛笔书法技巧(关于正楷字帖/钱沛云毛笔书法技巧介绍)

    资讯2023-05-04
  • 全球热消息:“五一”档15.19亿元票房位列影史第三,阿里影业等多家公司股票走势喜人

    资讯2023-05-04
  • 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下挫近20点,现报1.1067。

    资讯2023-05-04
  • 【报资讯】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访华?中方回应

    资讯2023-05-04
  • 焦点观察:这所学校“五一”在泉城圈粉了——“好客山东欢迎你,泉城学子在行动”活动纪实

    资讯2023-05-04
  • 世界快消息!90后中国机长迎来“新征程”:飞行7年,四道杠藏着更多使命

    资讯2023-05-04
  • 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顾清扬:RCEP域内国家经济互补性大于替代性,发展中国家市场将是中国外贸发展重点

    资讯2023-05-04
  • 上实发展8亿元公司债提前摘牌 票面利率2.74%

    资讯2023-05-04
  • 【速看料】疑似“婆孙插队”被做成卡通车贴 当事人发帖称网络暴力比情绪失控更可怕

    资讯2023-05-04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9种语言祝福冬奥倒计时100天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青年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