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从主摄裁切到定制算法,暗光长焦凭借什么出圈|世界微速讯

2023-04-19 09:16:12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不知道各位朋友以前有没有跟小编一样遇到这么一个问题?每当我们欣赏漂亮的夜景或者远方的重叠山峦时,总满怀期待地拿起手机定格瞬间,记录美好生活,然而看到糟糕的出片后,整个人却如同被浇了一桶冷水,热情全无,那么以前的手机影像为何如此不尽人意?2023年的今天,手机影像又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最开始依赖于主摄裁切的长焦

事实上,以前各家手机厂商在做长焦夜景的时候,由于夜间光线较弱,镜头进光量不足,基本只能靠主摄裁切的,即让手机绕开长焦,使用主摄进行裁切出片,而这就会导致最后出片的照片解析力严重下降,对焦、噪点色偏等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成片率自然一塌糊涂。


(相关资料图)

(图来源于网络)

可想而知,用户并不满意成片效果。于是各家手机厂商纷纷开始新一轮的“内卷”,开始定制算法,也就是传统的算法合成。

主摄裁切到定制算法的过渡

比如较为常见就是HDR算法,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多帧合成技术。简单点说,就是当用户打开相机的时候,手机就已经不停在拍照了,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算法可以把之前拍摄好的十几张照片进行两两检测,根据特征点计算出透视矩阵,将图像做透视变化并搭配相应设置的算法函数,最后进行图像对齐堆栈就可以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而言,这种方式也跟长曝光殊途同归。

(图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手机最后出片的质量,无论是夜景拍摄时的画面亮度还是画面的纯净度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还远远不够。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各家手机厂商头上。比如利用传统算法进行多张图片堆栈,只能缓解噪声和色差的问题,很难对已失去的图像信息进行恢复,又或者传统提亮算法在大幅提高去噪声难度的同时,还会影响白平衡,导致校正颜色失去准确性等等。

(图来源于网络)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先生的肺腑之言也同样适用于影像技术的求索。

让人惊喜的自研影像芯片

于是乎,一项项足以让人惊心动魄的影像技术应运而生,顺势而行。

其中就不得不提到这些年大热的计算摄影,就是在镜头和传感器光学性能之外,对采集到的画面信息进行优化,输出更高质量或更符合需求的画面。而这一步骤想要完成得更加高效率就得需要增加一定的硬件计算性能。对此,在这个影像道路选择分岔口中,不同的手机厂商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又大都殊途同归。

(图来源于网络)

作为行业创新的领头羊,苹果很早就开始了自研Soc,通过调整优化底层芯片的性能和功效,为画面优化提供计算摄影的硬件配套。

但经过了多代手机的影像评测,显然,自研SoC耗时耗力,且有可能费力不讨好,并不是明智的道路选择。于是一些手机厂商就想到了则选择给手机增加一个外挂-NPU处理器,也就是俗称的AI芯片。这种AI芯片具备智能和学习的特性,说白了,就是能模仿人的大脑神经网络,在工作模式上,NPU处理器更是特别擅长解决芯片在神经网络效率低下的问题。

(图来源于网络)

2021年,OPPO在INNO DAY首日发布了OPPO首个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2022年vivo在X90系列旗舰新品发布会中正式发布了自研芯片V2。毫无疑问,这些自研影像芯片几乎都有类似的优点:强劲的AI算力,空前强大的能效比,芯片内核的各种王牌影像算法等等。在光学硬件堆到极致的情况下,这些芯片在一体双芯的基础上,对摄影算法进行更进一步的软硬件结合,极大地全面增强了影像的显示效果。

(图来源于网络)

若是止步于此,显然还无法体现手机厂商们追求极致影像的“卷无人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家手机厂商都在追求拍摄突破视觉极限的极端场景,拍得越远越好。各种潜望式长焦镜头眼花缭乱,大树上的小鸟,远方的飞机甚至远在天际的月球都可以成为拍摄的对象,却唯独不敢轻易涉足暗光环境的拍摄。

突破影像束缚的暗光长焦

现如今,无论是算法技术的不断迭代,还是大面积传感器的成熟应用,亦或者与世界著名相机厂商进行研发合作等,伴随着手机影像各种软硬件配套的成熟,以往被忽视的暗光拍摄在技术积累的逐步突破下,手机厂商也开始有底气挑战暗光环境的完美拍摄。

(图来源于网络)

3月21日,OPPO旗下发布的Find X6旗舰手机选择在长焦领域发力,首次在行业上实现了暗光长焦。随即于两天后的23日,搭载超聚光XMAGE影像平台,并配备超聚光夜视长焦镜头,被称为“夜视仪”的华为P60系列手机也正式发布。就这样,暗光长焦开始陆续进入消费者的视野,这也似乎宣告着手机厂商开始从“拍月亮”转到了“拍夜晚”,从追求拍摄突破视觉极限或极端场景到追求拍摄更加常用的暗光环境下的拍摄场景。

顾名思义,暗光长焦是“长焦”之中的一个子类。通过算法+自研芯片+大底传感器的搭配,暗光长焦兼具了在极端暗光环境下拍得远的常规优点,又兼具了极端暗光环境拍得好的优点,能够做到画面清晰有层次,但又不失明暗细节,可想而知,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影像进步。

虽然OPPO和华为都专注于实现暗光长焦,但是两者的实现原理又有所不同。在抉择上,早在华为P30 Pro上,华为就尝试改变CMOS的底层原理,通过放弃传统的RGBG阵列而采用RYYB阵列,直接改变底层滤镜排布方式,以两个黄色像素(Y)代替两个绿色像素(G),构成RYYB传感器,它可以显著减轻光损耗问题,能够提升40%进光量,然后经过精心调教后,在黑暗场景下,只需一丝亮光,在拍摄到超多细节之余,还能保持有效的色温控制,达到堪比“夜视仪”的惊人成像效果。

(图来源于网络)

而OPPO Find X6系列则选择是采用更大底面积的传感器,将长焦主摄化的方法。正如摄影行业的黑话“底大一级压死人”大底加持下的Find X6系列单位像素感光面积更大,解析力和清晰度自然也就更好。除了一英寸大底主摄,以往传感器较小的超广角以及长焦,这次此外,Find X6系列也一并采用了1/1.56英寸的主摄级传感器。5000万像素的手机影像三主摄搭配IMX890和IMX989大底传感器,扎实的光学素质,超乎想象的进光量,Find X6系列镜头精准捕捉昏暗环境下的每一丝光线,所观即所得,再现最真实的光影场景,自然是不在话下。

(图来源于网络)

光说不练假把戏,暗光长焦的成片效果又如何呢?从成片图样中可以看到,集1/1.56英寸大底、高像素、高光感于一身的OPPO Find X6 Pro还原最真实的光影画面。丰富的动态范围,自然和谐的明暗过渡,在最大程度消除图片中噪点的同时,图样中的暗部依然有着纯净的效果。即使面对夜景环境下高光的挑战,镜头也能保持高质量的光影克制,做到画面的真实质感与光线氛围的“全都要”。

此外,实现暗光长焦的OPPO Find X6 Pro在应对不同暗光场景时明显变得更加从容。可以看到,白天在面对高亮的光线, 超光感暗光长焦镜头依然能扛住压力,精准还原被摄主体的细节。极具跳脱性的人物动作,搭配纹理清晰的静物背景,一静一动,张弛有度。同时一抹衬衫的黄夹杂在清晰过渡的灰暗之间,整体画面色彩融洽,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

而到了较为暗淡的环境进行画面拍摄,暗光长焦也同样出彩,可以看到,即使身处暗光、弱光的环境,15mm焦距镜头依然在暗光长焦的稳定发挥下,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聚焦在被摄人像身上。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事实上,在昏暗的环境下,OPPO Find X6 Pro能够做到暗部环境下自动补光。人像面部纹路清晰有真实感,肤色自然细腻,颇具立体感。因此,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的人像即使置身于颇具纵深感的画面背景也依旧不失焦点。

除了人像拍摄,面对静物的拍摄,暗光长焦的表现也同样亮眼。可以看到,明暗变化的酒瓶错落有致地排列分布,整体色彩风格非常明显,一种如同口感浓郁醇厚般的洋酒氛围油然而生。同时画面高光压制和饱和度也比较克制,虽然处于暗淡的环境,暗光长焦在尽可能保留更多亮部和暗部细节的同时,还能充分还原现实光影表现,不得不说,暗光长焦属实“得劲”。

总结

写在最后,从主摄裁切到定制算法,如果要问暗光长焦凭借什么出圈?笔者认为,毫无疑问,种种一切皆是暗光长焦存在的意义,也是暗光长焦出奇制胜的“武器”。在暗光长焦的加持下,潜望式长焦镜头不仅能拍得远,而且还能在暗光下同样发挥作用,彻底摆脱了以往遇到暗光环境就“歇菜”的窘境。即使是毫无基础的摄影小白,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远方还是眼前,一声“咔嚓”,便能顷刻定格美妙瞬间,记录美好生活。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从主摄裁切到定制算法,暗光长焦凭借什么出圈|世界微速讯

    资讯2023-04-19
  • 格灵深瞳:4月18日融资买入1478.15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66亿元

    资讯2023-04-19
  • 世界微速讯:小米6发布六周年!雷军推荐“钉子户”升级到小米13

    资讯2023-04-19
  • 天道文化属性的四个层次_文化属性的四个层次

    资讯2023-04-19
  • 天天亮点!邦邦超短篇小说两篇(邪教!分别是真白和纱夜和真白和摩卡!)

    资讯2023-04-19
  • 《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5月1日起施行 环球快消息

    资讯2023-04-19
  • 卓尔整年度的表现着实让外界大跌眼镜_天天微头条

    资讯2023-04-19
  • 女人晚上喝红酒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晚上喝红酒有什么好处和坏处)_每日视讯

    资讯2023-04-19
  • 民航局:国内航空客运规模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

    资讯2023-04-19
  • 新资讯:当日快讯:兆威机电:第四大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资讯2023-04-19
  • 5个77777是什么意思_77777是什么意思|观天下

    资讯2023-04-19
  • 江西女子到湘菜馆吃饭,觉得菜太辣想要退换,被老板怀疑吃不起

    资讯2023-04-19
  • 全球要闻:山东一地要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回国后核酸3天2检?官方:属实

    资讯2023-04-19
  • 环球即时看!有声书《墨尔本的天,晴朗的天》再现两代海外华人生活剪影

    资讯2023-04-19
  • 杭州飞来峰景区游玩攻略(开放时间+景点推荐)

    资讯2023-04-19
  • 中国邮政小包单号查询快递查询_中国邮政小包单号查询-报资讯

    资讯2023-04-19
  • 时富金融服务集团(00510):加富信贷出售总共5.2万股东方海外股份

    资讯2023-04-19
  • 北京市消协:“大胃吃播”涉嫌违法,“达人探店”或成商业广告|世界热点

    资讯2023-04-19
  • AI服务器、AI芯片、超算等领域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资讯2023-04-19
  • 波音CEO:尽管零部件出现问题,波音(BA.N)计划继续增产737 Max飞机

    资讯2023-04-19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9种语言祝福冬奥倒计时100天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青年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